



密支那戰役的勝利,不僅殲滅了日軍3000余人,還使盟軍獲得戰場主動權。洛桑尼瑪能成為首批攻入密支那城的軍人,足見其作戰英勇。不僅如此,據當事人的相關回憶,凡參加遠征軍的藏族青年,在前線戰斗中大多數表現出色,給邊疆人民增了光。
在經過短暫休整后,11月底,洛桑尼瑪隨中國遠征軍新編第30師越過八莫,沿南下公路和周圍山地向滇緬公路緬境日軍最后一個據點——南坎發動進攻,南坎戰役(1944年12月至1945年1月)正式打響。
遠征軍第30師迅速占據南坎附近的五三三八高地,控制了八莫至南坎的公路。12月7日,日寇山崎大佐集結大量兵力企圖奪回高地,數日間發射了3000多發炮彈。守在陣地上的第90團第3營官兵死傷很多,營長王禮宏因掩體被炸塌,傷重而犧牲。洛桑尼瑪與駐守的官兵拼命反擊,毫不退縮。突然,一顆炮彈落在身邊,洛桑尼瑪眼前一黑,重重地摔倒在地。兩天后,洛桑尼瑪從陣地醫院醒來,全身疼痛難忍,更可怕的是兩腿折斷。一個護士噙著眼淚對他說:“你終于活過來了,全身有20余處傷,是英雄啊!現在日軍已困守南坎,無路可退了。”
洛桑尼瑪身負重傷的消息傳回國內,他年邁的老母親阿宗雖悲痛不已,祈禱小兒子洛桑尼瑪能早日康復,但仍讓人捎信鼓勵兒女不畏艱險,堅持抗戰。洛桑尼瑪與姐姐馮云仙在前線后方的抗戰事跡與其母的行為感動了所有知情人。戰后,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喜饒嘉措、孫如堅、麻傾翁、萬騰蛟、甲絨格西、黃汝鑒等人向國民政府提出“喜饒嘉措等請褒獎邊疆參政員馮云仙之母阿宗夫人一案”,認為她是邊疆人民之楷模,熱切希望政府表彰阿宗夫人教育子女的功勞。行政院遂依相關條例頒予阿宗夫人“深明大義”的匾額。

資料來源:
《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八期第二總隊同學通訊錄》,1943年6月,檔號:LSC1.15—7,湖北省檔案館藏;
《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喜饒嘉錯等函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為邊疆參政員馮云仙之母阿宗夫人教育子女頗有義方請予褒獎》(1947年6月5日),臺北“國史館”檔案《協助抗戰題頒匾額案》(一),典藏號:001—036180—00003;
《康藏的節使:西康女界領袖阿宗夫人及饒噶夫人近晉京請政府援助該省子弟來首都求學并考察中央建設與教育》,《良友》1936年第115期 ,第5頁;
《戰時新女性:西康婦女界領袖馮云仙參加參政大會演說詞》,《展望》1939年第1期,第8頁;何鐵華,孫克剛:《印緬遠征畫史》,時代書局,1947年;
戚厚杰:《勝利大反攻》,南京:南京出版社,2015年;
楊武斌:《憶康巴地區藏族人民支援抗戰的幾則片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員會編:《甘孜藏族自治州文史集萃》 第2輯(上),第218頁;
周光鈞:《一個遠征軍的回憶》,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縣委員會:《康定縣文史資料選輯》第1輯 ,1987年;
達真:《命定:一部藏民族的現代史詩》,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